政策層面的強化使VOCs污染防治成為眾多企業環保工作重點任務之一,其中化工行業VOCs治理又是重中之重。幸運的是,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技術為化工行業VOCs治理提供了莫大助力。這些新技術包括泄漏檢測與治理(LDAR)技術、等離子體技術、生物技術、光催化、氣態分子裂變等技術。
揮發性有機物(VOCs)是是形成臭氧和PM2.5細顆粒物污染的重要前體物,中國VOCs排放量仍呈增長趨勢,數據顯示中國VOCs排放量超過了2000萬噸/年。
為改善大氣質量,中國正在加快推進VOCs污染防治,在《“十三五”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中明確提出了,到2020年,建立健全VOCs污染防治管理體系,實施重點地區、重點行業VOCs污染減排,排放總量下降10%以上。此外,多地政府也出臺了針對本地區及不同行業的VOCs減排工作方案,并且已經有21省市自治區開始對VOCs開征排污費。
政策層面的強化將使VOCs污染防治成為眾多企業環保工作重點任務之一,而這也必將帶動VOCs治理、監測、第三方服務等市場的爆發式增長,相關數據預測“十三五”期間,VOCs防治相關市場規?;驅⑦_到1400億元。
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、煤化工、化學品儲運等是VOCs排放的重點行業,相關數據顯示,僅石化行業VOCs排放量就達到了300萬噸/年。石化行業VOCs排放可以歸類為有組織、無組織兩種排放形式,一共包含十二種排放源項。
VOCs種類繁多,來源廣泛,成分復雜,單一企業對VOCs防治工作可能面臨積極性不夠、資金和資源不足等問題。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,VOCs的排放源中化工企業(有機化工、精細化工等企業)的排放量居全國工業VOCs排放源一位。
化工企業中VOCs的產生主要有兩種形式:
一是生產工藝中產生的廢氣排放,排放氣體中的污染物與化工生產工藝過程和工序工況條件有關,種類多且性質差異較大,這種排放有組織性,排放量可以估算。
二是通過其他環節揮發產生,產生的VOCs由于具有很強的擴散性和反應活性,能夠在相對條件下經過各種復雜的化學反應發生轉化,該類形式產生的VOCs的排放量無法準確估計,產生源的分析也存在困難。